KC是日本保育业界少有的汇聚了顶尖幼儿教育专家的企业。KC在保育和幼儿教育业界不断积累经验,研发出了KC独具特色的保育理念。我们在每天的保育工作中一直思考“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是真正必要的教育”。下面具体介绍我们的考量。
不对孩子说“不行”
不使用否定性语言,而使用肯定性语言非常重要。
家长会经常问为什么KC园所里的老师不对孩子说“不行”。
KC园所不对孩子使用“不行”、“停下”、“NO”等否定性的语言,而是使用肯定性的语言来循循善诱,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和自我认同感。
接收到肯定性语言的孩子,更容易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,从而培养出自我肯定意识。
有自我肯定意识的孩子即使遭遇挫折也会迎难而上,而不会被轻易击垮并掌握生存能力,这是因为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周边的爱与关怀。
当然,如果孩子行为确实不妥,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,提醒他们注意,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错误并进行自我反省。从根本上来说,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。
学习文字
不进行填鸭式辅导,而是在孩子产生兴趣时教导
家长经常会问:“孩子记不住平假名(相当于汉语拼音)怎么办?”、“不练字怎么办”。
即使孩子没有兴趣,还是为孩子买练字本强行教导,这可能会适得其反。KC园所不会强迫孩子学习文字,而是重视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。
我们会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,就为他们阅读大量的绘本。有家长问:“现在开始为孩子读绘本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,是不是来不及了啊?”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,请即刻开始吧。
家长在家里不能让孩子自己看电视,而是要亲自为孩子读绘本。任何时候孩子拿出绘本要求家长读的时候,家长都不应该拒绝。即使反复去读同样的绘本也会让孩子受益匪浅(比起解答很多新的问题,重复解答同样的问题能让孩子更快成长)。
特别是在孩子入睡之前为孩子读绘本,孩子在半梦半醒之间听着父母充满关爱的声音入睡,对于孩子来说,没有比这更动听的旋律了。
孩子通过阅读绘本进入绘本的世界,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。随后,便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。当孩子问:“妈妈,这个字怎么念”的时候,就是教他认字最好的时机。不要着急,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都不一样。没有规定说到了4岁或到了5岁就必须得识字。不要把孩子与同学或兄弟姐妹去比较,引导孩子认字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。孩子大了才开始认字反而会记得更快更牢。
当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后,可以在孩子的房间里或家中的洗手间墙面上贴上字母表。还要让孩子看见父母经常阅读的样子。孩子总会模仿父母,相信很多父母都能够切身体会到“言传身教”的道理。总之,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强行教孩子识字。
如果孩子对文字产生抵触情绪的话,升入小学和初中时也会变得不爱学习,这将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。幼儿教育不是拔苗助长,而是为孩子10年、20年、30年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时期。请各位家长切忌着急。
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(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)
用心呵护孩子的内心能让孩子感受到“我是被关爱的”,这样孩子会慢慢树立自信心。
大家如何理解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这句话呢?
接纳孩子的内心就是回应孩子的任何要求。比如孩子要求“抱抱”、“给我换衣服”、“给我读绘本”等时给予妥善回应。
在这个时候不要对孩子说“自己做吧”,而是去帮孩子做。有时孩子明明会自己换衣服却要大人帮着换,这时不要说“别撒娇”“你自己不是会做吗”这样的话,而是要帮他去做,接纳孩子的要求。
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溺爱孩子。在婴幼儿期,“溺爱”孩子是非常重要的。帮助孩子去做,能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被关爱,从而培养出自信,也就是学会爱自己。
一直被拒绝的孩子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,“遇到困难也没有人帮助我”→“我没有被其他人关爱”→“我自己得做点什么”→“但是我不会做”→“我是个失败的孩子”,会像这样变得慢慢否定自己的存在。
有人说溺爱就是过度保护,太溺爱不利于孩子自立。但是如果想让孩子早点自立,就应该在他们婴幼儿时期多帮助他们。
什么事情都是一样,如果不把基础打牢,就不能成功。“帮助孩子”→“我是被关爱的”→“产生自尊心”→“尝试挑战”→“自立”,帮助孩子就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基础。
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的不同
主体是孩子还是大人,决定了是过度保护还是过度干涉。
与“过度保护”类似的词语是“过度干涉”。虽然相似,但是这两个词意思不同。不能对孩子过度干涉,孩子想自己做什么的时候,不要喋喋不休地去打扰他们。“过度保护”与“过度干涉”有什么不同?不同就在于主体是孩子还是大人。
如果以孩子为主体时,就是“过度保护”,如果以大人为主体时,就是“过度干涉”。过度干涉是大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在指挥孩子,是践踏孩子主体的行为,把孩子的自主性掐灭在了萌芽期。KC的保育是“对过度保护说OK,对过度干涉说NO”。
对孩子的用语
使用肯定孩子、表扬孩子的语言。
我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需要被尊重。在与孩子相处时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使用正面性的语言来肯定孩子、表扬孩子。
如果孩子做出了令人困扰的必须需要人去提醒的举动时,可以给孩子提出意见使其改正行为,不得使用否认孩子行为或人格的语言。正面性的语言包括:“好棒啊”“真不错”“有点让老师为难啊”“老师好伤心啊”“是不是不小心弄错了啊”等。
孩子的心是及其脆弱的,大人不经意的话语就可能会伤了孩子的心,请注意对孩子的用语。
以孩子为主体的保育
教育始于相信每个孩子拥有“无限可能性”的信念。为了扩大孩子的可能性,我们正在实践“以孩子为主体的保育”。
教育(Education)的词源是“引发”。KC实践的保育不是以老师为主体让孩子被动学习的保育,而是重视孩子“想要去做”的想法的保育。
KC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成长发育,重视培养孩子的“主体性”“自立心”“自律性”“想象力”“社会性”“好奇心”和“自我肯定”等丰富的内涵。
培养孩子长大后开拓自己人生的“生存能力”和“人性”的理想保育,就是“以孩子为主体的保育”。
KC的保育理念和保育内容About us 的相关主页链接
返回 About us 主页顶部Contact
请在此处进行咨询
Contact Us